網絡的鋪天蓋地,淘寶已經融入了大多數人的生活。幾乎是只要我們能想到的,淘寶上都可以找得到。就連前段時間的雜志,我也是購于淘寶。淘寶上對過期雜志的折扣力度可真大,雜志是過期了,但是知識可不會過期呦,而優廉的價格,在實體店根本是望塵莫及的。重要的是只要時間不會相隔太久,都還是全新的,不是二手或者盜版的。一口氣買了十幾本雜志,加了運費也不過三十來塊錢。還可以閱讀挺長一段時間。在下雨的時候,半躺在沙發上,在輕音樂的舒緩中,翻閱喜愛的雜志,再來點可口的小吃,那可真是個美妙愜意的時刻!
對書的依戀情結,好像是小學就開始了,在這之前,也許很喜歡書,但是已沒有印象了。那時候總是把《作文選》當故事書看,自己的《作文選》看完了,全班能借的《作文選》也都會被我借來翻閱。也許“書,非借不能讀也”,那時候看書,可真是如饑似渴!因為一本《作文選》不能借閱太久,書的主人也要閱覽參照啊。也不會想到去買,小時候,爸爸一個人的工資要養這么多張嘴,就連多買幾本課外讀物也會覺得很奢侈。
上了初中,是去鎮上就讀的,不像小學就在村子里,萬一肚子餓了,還可以在課間休息的候跑回家吃點什么,再一溜小跑回去,也不會遲到。爸媽擔心長身體的我會肚子餓,又不能跑回家吃,于是每天都會給點零花錢,好讓我買點想吃的。于是,我每個月都會從這些零花錢當中,擠一點出來,去買《故事會》和《知音》,每期必買。那時候,覺得《知音》和《故事會》的故事千奇百怪,可讀性非常強。很少買《讀者》,那樣的年紀閱讀,感覺太有深度了,看不懂。
到了高中,要去更遠的地方就讀,而且是寄宿的,每個星期回家一次,家里給的零花錢也就多了。而我從這些錢當中,可以省一些出來,多買一些喜愛的書籍了。再次翻閱《讀者》,很多哲理都可以接受參透了,于是,每個月的《讀者》、《青年文摘》和《青年博覽》成了必需品。而《故事會》和《知音》反而不再去買了,我認為這些都沒有深度了,讀了不能回味,沒意思了。有時候,錢“富裕”點,也會買《意林》和《微型小說》。高中下來,這些雜志每期不落,存了滿滿一箱,整理的時候很有滿足感!只可惜,我的一個好朋友說高中畢業了太無聊,就把我的這些雜志全部借過去翻閱。有朋友喜愛我的書我當然非常樂意分享了。原本他說借個十來本就可以了。我說這么好看的書,看的很快的,假期又這么長,都借給你好了,反正你會還回來的,又不是不還。只可惜啊,暑假過完了,他回復我,這些書全部被他媽媽當廢紙賣了,因為他媽媽以為是他買的,買來又不看,在他去旅游的時候全給賣了!我的天啊,我真是心痛??!接到電話的那一刻,我至今都無法釋懷的震驚,緊接著憤怒!這么多書啊,怎么就當廢紙給賣了!我多少年的心血?。?!要不是那時候臉皮薄,而且他又是男生,實在不好當場開口責罵,心里的那種痛楚??!后來他說要再去給我買新的,可是買的回來嗎?那是多少年的精神積蓄!而且買的到嗎?
大學,最欣喜的莫過于有足夠多的時間泡在《圖書館》了!據說,那時候,學校的《圖書館》是寧波最好的,好不好我是無所謂的,只要我可以經常去閱讀,又不用花費,那是最好不過了!于是,除了上課時間,幾乎有一半的時間泡在圖書館。還有幾分之幾的時間,會去寧波的一些書店淘書,那時候不知道有沒有淘寶,但是我是沒有接觸過的。在自己家這邊是沒有這些特價書店的。特價書店,很多書也都是全新的,有些盜版的很厲害,有些倒還是不錯的,所以慢慢選擇下來,都要一個下午的時間了。但是能淘到幾本喜愛的書還是不錯的。因為有時候過去,不一定淘的到滿意的書籍。正因為學校圖書館那些文學的雜志每期都有,我也不再去購買。買的都是一些文學作品,散文類小說類的。圖書館除了雜志,我是不怎么喜歡去二樓借書的,很多書很舊,很多書又是很難找,而且又規定時間的。大學畢業,帶回來一箱子的課外讀物。
等工作了,有自主支配的錢了,我還是會習慣去買一些書,雖然網絡上電子書如此之多。只是我覺得,手捧著書翻閱,那才是真正的讀書!一個人在溫州的生活,還好有書的陪伴,讓我溫暖不孤單!就連懷孕和做月子的時候,也很喜歡手捧書,盡管媽媽說,這樣看書,會對眼睛不好,可我仍然執迷不悟。初中時就開始近視,也是因為經常晚上躺在床上看書的結果。只是后來,要上班,又帶孩子,沒多少空余的時間,這幾年幾乎沒怎么買書了;直到寶貝去了幼兒園,才又興起了買書的念頭。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對書的喜愛,女兒也是非常喜歡看書!(金洋公司 吳旭霞)